1、可靠性管理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对电力系统和设备在全寿命周期内的技术活动进行规划、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可靠性管理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定量反映电力系统和设备的运行状况、健康水平,分析发现潜在的问题和安全风险, 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实现既定的可靠性目标。可靠性管理工作应覆盖规划、设计、基建、生产、调度、营销、农电、物资、制造、发电等各管理环节。
2、电力可靠性是指供电系统持续供电的能力,是一个供电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
3、供电系统按其电压等级可分为低压用户供电系统、中压用户供电系统、高压用户供电系统。
4、中压用户供电系统及其设施——由各变电站(发电厂)10(20、6)kV出线母线侧刀闸开始至公用配电变压器二次侧出线套管为止,及10(20、6)kV用户的电气设备与供电企业的管界点为止范围内所构成的供电网络及其连接的中间设施。
5、中压用户——以10(20、6)kV电压受电的用户,称为中压用户。一个用电单位接在同一条或分别接在两条 多条 电力线路上的几台用户配电变压器及中压用电设备,应以一个电能计量点作为一个中压用户统计单位。
6、国家电网公司供电服务十项承诺中,城市地区供电可靠率不低于 99.9%
7、“10kV馈线系统”的范围包括各10kV出线间隔母线侧隔离开关至 穿墙套管或电缆头连接处 之间的10kV设施。
8、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评价规程适用于我国境内的所有电力供应企业对用户供电可靠性进行统计、计算、分析和评价。
9、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是供电系统对用户持续供电的能力。
10、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是电力可靠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直接体现供电系统对用户持续供电的能力,实际上就是用户能以多大的可靠程度得到电力系统供给的电能问题。
11、用户供电可靠性,反映了电力工业对国民经济电能需求的满足程度,是供电系统的规划、设计、基建、施工、设备选型、生产运行、供电服务等方面的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
12、供电可靠性数据自下而上逐级汇总上报。
13、可靠性专责人员定期对可靠性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可靠性指标波动和对比变化找出生产运行和电网现状存在的缺陷并作出可靠性初步分析报告。通过可靠性管理网络,得出完整的可靠性分析报告,并确定整改措施,经过生技科长审核后上报主管生产副经理审批后下发执行。
14、供电可靠性数据管理要求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
15、低压用户供电系统及其设施——由公用配电变压器二次侧出线套管外引线开始至低压用户的计量收费点为止范围内所构成的供电网络,其设施为连接至接户线为止的中间设施。
16、用户是指供电系统提供电能的对象,按其接入系统的电压等级用户可分为低压用户、中压用户、高压用户。
17、中压用户——以10(20、6)kV电压受电的用户,称为中压用户。一个用电单位接在同一条或分别接在两条(多条)电力线路上的几台用户配电变压器及中压用电设备,应以一个电能计量点作为一个中压用户统计单位。
18、在低压用户供电可靠性统计工作普及之前,以10(20、6)kV供电系统中的公用配电变压器作为用户统计单位,即一台公用配电变压器作为一个中压用户统计单位。
19、专用线路和用户专用变压器也按照电能计量点区分,全线路为专用线路的,无论有多少台变压器,只以电能计量点区分专用用户数量。
20、目前我国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主要是进行中压用户和高压用户供电可靠性的管理工作。
21、供电企业应对其全部管辖范围内的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进行统计、计算、分析和评价。
22、管辖范围内的供电系统是指本企业产权范围的全部以及产权属于用户而委托供电部门运行、维护、管理的电网及设施。
23、固定资产属于用户,并由用户自行运行、维护、管理的受电设施是用户设施。24、为加快推进公司“两个转变”, 满足智能电网和“三集五大” 体系建设需求,建立完善公司可靠性管理标准体系, 切实提升公司可靠性管理水平, 结合总部机构和电网变化发展,公司组织对2006年版《办法》进行了 修编,形成《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可靠性工作管理办法》。
25、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可靠性工作管理办法所称电力可靠性是指电力系统及设备在 规定时间内按照规定的质量标准不间断 生产、输送、供应电力或实现功能要求的能力。
26、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坚持统一制度、 统一标准,按照管理层次分为国家电网公司、网省电力公司、地市级电力企业、 县供电企业和工区( 部室)、 班站(站所) 五级管理。
27、各单位应建立健全由企业主管领导牵头, 可靠性归口管理部门统一负责, 包括规划、 安监、生技、营销、农电、基建、信息、物资、 调度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可靠性管理网络。归口管理部门负责领导、协调本单位的可靠性管理工作。
32、各单位应建立电力可靠性常态检查机制。定期组织开展所属单位可靠性数据自查和检查,加大对数据失真单位的处罚力度,确保可靠性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33、各单位电力可靠性数据统计、分析和评价必须做到准确、完整、及时。严禁任何单位、个人以任何形式对电力可靠性数据进行不正当干预 。
34、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负责全国电力可靠性的监督管理;负责全国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的日常工作,并承担电力可靠性管理行业服务工作;电监会派出机构负责辖区内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
35、电力可靠性信息管理实行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力可靠性信息管理系统。
36、电监会对电力系统可靠性水平进行评价。电力可靠性评价工作由可靠性中心 具体实施。
37、电力可靠性评价应当遵循 客观、公平、公正的原则。
38、目前我国电力监管中,供电服务质量考核指标中城市用户供电可靠率指标是一项重要的内容,现阶段的考核值是99.00%。
39、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同业对标中,“电网运行”考核指标中列入了输变电设施的考核指标内容;在“营销服务”中列入了供电可靠性指标的内容。
40、目前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用户供电系统供电可靠性执行的标准是DL/T836-2003《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评价规程》。
41、目前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执行的标准是DL/T836-2003《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评价规程》,但“停电责任分类及编码” 则做了相应的修改。
42、可靠性是指元件或系统在规定的 条件下 和规定的 时间区间 完成规定功能 的能力。
43、电力系统可靠性包括 安全 性和 充裕 性两个方面。
44、专用线路和用户专用变压器,以一个电能计量点作为一个中压用户统计单位,对于分别接在两条(或多条)线路上且互为备用的双电源用户,有两个电能计量装置,应作为 一 个中压用户统计单位。
45、电力可靠性管理是电力系统和设备的质量管理和全过程的安全管理。《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评价规程》以供电系统是否对用户停电为统计评价标准。
46、《用户供电可靠性评价规程》中用户的地区特征分类包括市中心、市区、城镇、农村 。
47、当前国际上常用的规划准则有:“N-1”准则、充裕度相关准则、稳定性相关准则、经济性准则。
48、低压用户以380/220V电压受电;中压用户以10(20、6)kV电压受电;高压用户以35kV及以上电压受电。
49、地(市)级供电企业直接组织或由其管理的转包工程的施工造成的故障停电,不属于“外部施工影响”,此类故障停电应属于“运行管理不当”。
50、“内部计划施工停电”与“外部电网建设施工停电”以地市供电企业管辖范围的电网设施为分界点。
51、2011年国网公司新出了国家电网安监〔2011〕105 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可靠性工作管理办法》,本次修编进一步明确了可靠性管理工作的定位, 完善了 可靠性管理组织体系和管理网络,确定了 管理网络中可靠性归口管理部门和业务管理部门的职责与分工。新增了“专责人制度”、 “审核制度”、“分析会商制度”、“发布制度”、“培训制度” 等内容,从目标管理、数据管理、过程控制与监督、 指标分析与应用等方面突出强化了可靠性专业过程管控。
52、《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办法》于2007年4月10日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主席办公会议通过,自2007年5月10日起施行。为了加强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根据《电力监管条例》,制定本办法。